姚檬檬没有反对,只是担心:“刘宏伟一个月也就那点钱,算上我的工资,够用吗?对了,我还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呢?”
“做个普通职员肯定没多少钱,你做买卖吧。”姚栀栀思前想后,还是让姚檬檬开个店最靠谱。
因为姚檬檬已经三十来岁了,这个年纪有孩子拖累,有家庭牵绊,想学东西没有那么快,也没有那么专心了,不如直接做个赚钱的行当。
于是姚栀栀给姚桃桃打了个电话,让她过来一起商量大计。
最终决定,在嶷城大学门口,开一家书店。
新华书店的书一般都是官方渠道的书,又贵,又没有什么新鲜度可言,而对于大学生来说,开拓视野是最重要的。
当然,学校的图书馆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,但是学校的书也都是官方采买的,都是比较传统的书目,而真正与国际接轨的那些,暂时还是看不到什么的。
姚栀栀准备从这个方面入手,正好出版社这边可以作为引进国外书籍的窗口,书店作为对外销售和传播的桥梁。
姚栀栀叮嘱道:“这么一来,你看店的时候,自己也能翻翻书,学习学习一些新鲜知识。你记住了,学历虽然很重要,但它很多时候只是一块敲门砖。实际上,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足够全面,即便她的学历拿不出手,但是她的谈吐也能让人敬畏几分。你现在去拼学历已经来不及了,你就拼你的知识面。懂了吗?”
姚檬檬点了点头,一手揽住一个姐姐,一手揽住一个妹妹,幸福地撒起了娇。
姚栀栀翻了个白眼,真想把她推开,想想还是算了,全职主妇的不安,确实需要找亲近的人宣泄一下,而姚檬檬宣泄的方式就是诉苦和撒娇,可以了,很斯文。
不过开书店显然要等年后了,现在能做的,是先去大学附近转转,选一个合适的铺面。
这事就不用姚栀栀操心了,包括许伟表妹的事都由姚桃桃全权接管,毕竟姚檬檬是她亲妹妹,而姚栀栀,其实没有这个义务帮忙。
除夕这天,姚栀栀接到了香港来的电话。
姚卫华已经收到了照片,他显然对照片上的姑娘很感兴趣,笑着问道:“是要我回去见个面吗?”
“嗯,我来约时间。”姚栀栀心说果然,三哥的喜好她还是知道的,这次真的有戏。
年后初八,姚卫华风尘仆仆地从香港赶了回来。
兄妹俩起了个大早,随便喝了点粥,便去约好的嶷城公园等着了。
三哥结婚1
刚过完年, 空气里都是烟火的气息。
即便是来公园玩的孩子,也喜欢在兜里揣几个擦炮,边扔边跑, 一刻也不肯消停。
整个公园里热闹得跟什么似的, 加上今年元宵, 嶷城会组织一场灯会,所以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进行准备工作,所以兄妹俩来了之后就有点后悔了。
好吵啊,不太适合相亲的样子。
不过既然已经选了, 那也只能等着。
兄妹俩找了个凳子坐下, 姚栀栀把松散的围巾解开,重新围好, 忍不住感慨道:“没想到今年这么冷, 你还习惯吗哥?”
“这有什么不习惯的,东北比这里冷多了。”姚卫华笑笑, 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, 发现姚栀栀坐的地方正好在风口, 便叫她起来,两人交换了座位, 他看了眼姚栀栀冻红的脸颊, 有点无奈,“这么冷的天,还要让你跟着跑一趟。”
“这有什么的, 自家兄妹,说这就见外了。”姚栀栀笑着从兜里掏了把炒花生,“吃吗?”
“不吃。”姚卫华没要,拽了拽风衣领口, 担心道,“他们家真的没什么问题吧?”
这由不得他不担心,毕竟那个朱明美故意吊人胃口,搞得好像女方的家庭有什么大瑕疵似的。
姚栀栀笑着宽慰道:“放心吧,我已经托人过去核实过了,她爸是个钳工,妈妈是家庭主妇,是正经人家,唯一的问题就是女方在家不受哥哥嫂子待见,都想逼着她早点嫁人。”
“不像话!一起长大的哥哥妹妹,怎么好结了婚就容不下妹妹了呢?我是理解不了。”姚卫华说的都是大实话,没有认回姚栀栀的时候,即便家里那位处处讨人嫌,但是他跟大哥也从没想过赶紧逼姚晶晶嫁人,一了百了。
俗话怎么说来着,百年修得同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,那么他们作为父母共枕眠的产物,怎么着也得修个千儿八百年的,才能投胎到同一个肚皮里面。
这种血脉相连的缘分,本该是这世上最珍贵最值得守护的缘分,可是在某些人的眼里,却远不如利益重要——男人结了婚就容不得妹妹了,多半是怕妹妹留在家里,影响父母今后的资产分配,所以简单来说,就是为了利益。
至于这里头有没有嫂子的挑拨,这不重要,毕竟,一个女人再怎么挑拨婆家的人,也得婆家的人点头才行。
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,主要责任还是在兄弟和父母的身上,至于什么嫂子弟妹,那都不是主要责任。
好版主